证名。多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又有一种胃脘痛,是阴虚症将成,须认明白。”症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切忌香燥疏气,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硼砂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见《云南中草药》。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地骷髅,详该条。
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俱虚,或肾阴阳俱虚。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主次施治。
【介绍】:见盛端明条。
见《天宝本草》。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