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分气紫苏饮

分气紫苏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气紫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

处方五味子(去梗.洗)、桑白皮(炙)、陈皮(去白.净洗)、桔梗草果仁、大腹皮甘草(炙)、茯苓,各三斤。

炮制上八味,俰咀为粗末,称二十斤净,入拣嫩枝、叶、干紫苏十五斤,捣碎,同一处拌匀。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

心下胀闷,饮食不思,呕逆不止。

常服和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姜钱三片,入盐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丹溪心法》卷四:分气紫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

处方枳壳茯苓大腹皮陈皮甘草、苏子、草果白术当归紫苏半夏、桑皮、五味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闷。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分气紫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

别名分气紫苏

处方五味子(去梗,洗)3斤,桑白皮(炙,锉)3斤,陈皮(去白,净洗)3斤,桔梗(锉)3斤,草果仁3斤,大腹皮3斤,甘草(炙)3斤,茯苓3斤。

制法上为粗末,称20斤,净入,拣嫩枝叶干紫苏15斤捣碎,同一处拌匀。

功能主治和胃进食。主男子、妇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闷,饮食不思,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大盏,姜钱3片,入盐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猜你喜欢

  • 蓝实丸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蓝实丸药方名称蓝实丸处方蓝实1两1分,茯神(去木)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黄连(去须)1两半,人参半两,菖蒲3分,远志(去心)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恒山饮子

    药方名称恒山饮子别名常山酒、恒山酒处方恒山3分,乌梅肉7枚(微炒),豉心半两,桃枝1握,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虎头骨3分(涂酥炙令黄),柳枝1握,干枣3枚,生姜半两,桃仁2-7枚(汤浸,去皮

  • 独虎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独虎散药方名称独虎散处方五倍子不拘多少(炒令黄裂)。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2两,以水5碗,煎汤乘热熏,候通手淋洗,拭干,次用二白散汤,须旋旋乘热添用。摘录《杨氏

  • 矾石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矾石丸药方名称矾石丸处方白研半两,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丹砂为衣。功能主治水病。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9丸,食前姜汤送下。1日2次。摘录《

  • 救急痧药水

    药方名称救急痧药水处方藿香6两,豆蔻2两,蟾酥4钱,良姜2两,陈皮2两,樟脑1两,大茴香2两,广木香2两,薄荷冰5钱,香蕉4两,桂皮4两,公丁香2两,细辛2两,大黄6两。制法上除樟脑、薄荷冰、蟾酥外,

  • 五精酒

    药方名称五精酒处方枸杞子500g松叶600g黄精400g白术400g天冬500g糯米12.5kg 细曲1.2kg炮制先将细曲加工成细末,备用;枸杞子、黄精等药置于大砂锅中,加水煮到10升,待冷备用;若

  • 一服饮

    药方名称一服饮别名二妙香良散(《医学人门》卷六)。处方高良姜香附子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心脾疼痛,数年不能得愈。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陈米饮下。摘录《医说》卷三引《类编》

  • 护胎饮

    药方名称护胎饮处方川芎6分,归身1钱,炒白芍1钱,云苓1钱,上党参(蜜炙)3钱,大生地(炙)3钱,焦白术1钱5分,制杜仲1钱5分,川续断1钱5分,炙草5分,丹皮8分,淮药2钱,姜皮1分,南枣2枚。功能

  • 断痫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断痫丹药方名称断痫丹处方法半夏60克僵蚕45克 南星30克乌蛇30克 白附子15克全蝎6克雄黄4.5克蜈蚣0.9克麝香9克珍珠粉3克朱砂6克制法制蜜丸,每丸3克。功能主治主羊痫

  • 调荣活络汤

    《回春》卷五:调荣活络汤药方名称调荣活络汤别名调荣活络饮处方当归2钱,桃仁2钱,大黄2钱,牛膝2钱,川芎1钱,赤芍1钱,红花1钱,生地黄1钱,羌活1钱,桂枝3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失力腰闪或跌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