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厥证之一。指卒然昏厥,不省人事的严重病证。一名暴蹷。《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景岳全书·厥逆》:“脉至如喘者,谓脉之急促如喘,此血气败乱之候,故致暴厥不言,即今人
水肿之一。亦称风水。多由脾肾气虚,汗出当风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夫风水肿者,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当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见《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为黄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外科灸法论粹新书》1卷,佚。
【介绍】:见过铸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吏,兼懂医术。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①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位于手中指背侧,当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屈指取之。一说在手中指背侧,远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主治呕吐,噎膈,鼻衄,牙痛,白癜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