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脾风疝,外感之邪也。”张志聪注:“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肿重坠之属,病在湿也。
丛书名。清·邵登瀛撰。内容为《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歌诀》。
病名。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乳房胀痛发热者。即蒸乳。详该条。
押手法之一。是以左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见《太平圣惠方》。为花椒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七窍之一。位于鼻翼下方的孔窍。是呼吸空气出入的通道。古人认为观察鼻孔的出气,可以测候膀胱水道是否通利。《灵枢·师传》:“鼻孔在外,膀胱漏泄。”
病名。指因药用或服用雪上一枝蒿过量而中毒。证见流涎,呕吐,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文献载用黄土调水、米水或浓慈竹叶水饮服,可参考。病剧者可用阿托品进行抢救。
【介绍】:见杨士瀛条。
出《本草拾遗》。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