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养阴清热

养阴清热

清法之一。用滋阴养液的药物治疗阴虚发热的方法。例如: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午后发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用黄连阿胶汤肺热阴虚,表现为干咳少痰,或咳嗽带血,午后发热,颧红,舌红苔少,口干咽燥,脉细数等症,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肝肾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两颧发赤,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小便黄赤,舌红干少津,脉细数等症,用知柏八味丸温热病后期,症见夜热早凉,热退而无汗者,用青蒿鳖甲汤

猜你喜欢

  • 结喉

    ①解剖名称。《灵枢·骨度》:“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丹波元简《灵枢识·骨度》卷三:“张云,舌根之下,肺之上系,屈曲外凸者为结喉。”似指颈前之喉结。②病名。《普济方》卷六十:“如圣胜金铤,治急喉闭、

  • 鸭舌韦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 ①音利(lì)。疫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乃厉”,“厉大至”。②音赖(lài)。古同癞。癞病。厉,本作疠。即麻风。《史记·范睢传》:“漆身为厉。”《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

  • 白青

    出《神农本草经》。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 赛金丹

    书名。2卷。清·蕴真子集。刊于1847年。本书以介绍验方治疗为主。卷上杂论养生、病机、用药、炮制等,并附铜人图;卷下分列风寒、瘟疫、疟疾等多种病症的简易单方。

  • 半含春

    见《本草纲目》。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 外郁

    指六气所致之郁证。《不居集·诸郁》:“外郁者,六气之郁也。六气伤人,皆有传变,由轻及重。惟外郁之症,只在本经,聚而不散,有失升降变化之权,胶结不开,厌厌有似虚损痨瘵之症。”又:“此外郁之类损者,盖气血

  • 内伤蓄血

    病证名。指蓄血是由于内伤所致者。其症胸胁或小腹急痛,宜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随痛之高下选用之。体虚者,可略加桂、附;若下血瘀滞,色晦不鲜者,酌加温补气血之品。参见瘀血条。

  • 乳疯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乳痈。见该条。

  • 小便黄赤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小便颜色较正常时黄,甚至带红色,有寒热虚实之辨。《杂病源流犀烛》卷七:“小便黄赤,实热病也。凡脏腑皆能为之,而下焦更甚。经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宜火府丹。又曰: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