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坤安。浙江吴兴人,长于伤寒学,研究诸家之注释,撰《伤寒指掌》一书。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栀子、柴胡、黄芩、竹茹、知母、甘草。水煎服。治少旧余热未尽而致的不得卧。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下三寸中(按:《黄帝内经太素》“三寸”作“二寸”);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张景岳注:“内踝下上三寸中为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留、交信也。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即《观者之喜》,详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姜黄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用药法则。指里实热证需用寒下药攻下时,虽值严寒季节,亦不必避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