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躯干骨。包括脊骨、胸骨、肋骨等。
气虚下陷导致出血的病机。例如,脾胃虚弱,可致气虚下陷,不能统摄血液,出现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临床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某些便血患者。症见精神不振、肢体怠倦、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长强。见该条。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即羞明。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官阶从五品。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脑疽。见该条。
见桐君药录条。
病名。即膈消、上消。《兰室秘藏·消渴门》:“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参见上消、膈消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大黄、黄连各二钱,黄芩一钱。为粗末,以麻沸汤浸良久,去渣,分二次服。治狐惑,舌白齿晦,面目乍白、乍赤、乍黑,变异无常,四肢沉重,默默多眠,喉蚀声哑,上唇生疮。本方组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