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方论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即齿龈。详牙龈条。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当归枳壳汤,见该条。
病名。出《张氏医通》卷十一。又名乳膨、乳蒸。多因产妇气血旺盛,乳汁壅滞不通,或产后无子饮乳所致。两乳肿硬疼痛,恶寒发热。治宜理气通络。用香附、瓜蒌、通草、橘叶共煎服,其药渣煎洗,待乳通则热自除。如无婴
泛指颈项,或专指颈项的前部。参见颈项条。
【介绍】:见杜本条。
出《本草纲目》。为食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分水(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人。出身世医家庭,曾任太医院吏目。推崇儒理,著有《医学会元》、《针灸原枢》。其子吴学易,也以医闻名。
见《药材学》。即肥皂核,详该条。
外伤后功能锻炼的方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用药贴,将绢片包之。后时时运动,盖曲则得伸,得伸则不得屈,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