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保婴篇

保婴篇

寿世编条。

猜你喜欢

  • 莫文泉

    【介绍】:见莫枚士条。

  • 罗知悌

    【生卒】:1243?~1327【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弟子。他除继承刘氏之学外,还吸收了金代名医张从正、李杲两家的学说,在医学上别有新

  • 宫颈糜烂

    病名。指宫颈鳞状上皮脱落露出皮下组织呈鲜红色,或由颈管柱状上皮向外生长覆盖,代替了原来的鳞状上皮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白带量多,成黄色或血性可按带下症辨证治疗。多采用宫颈局部上药,如地榆丸(生地榆100

  • 杨氏提纲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 七情之一。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灵

  • 阳盛格阴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表现。病的本质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医宗

  • 真脉

    真脏脉之简称。详真脏脉条。

  • 圊血

    证名。又作清血。指大便下血。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贯珠集》:“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又:“圊血、便血也。”详便血条。

  • 黄尖红根舌

    舌前半部黄苔、后半部分舌质红色。若舌尖黄苔较少,为热邪初传胃腑;亦有表证未尽者。若舌苔黄较多,红根较少,多为湿热之候,常见于瘟疫初起(见《伤寒舌鉴》)。前者以清胃热为大法,后者宜清热化湿。

  • 赵泉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