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出《素问·奇病论》。《圣济总录》卷四十二:“内经谓有病口苦,名曰胆。……治肝胆俱虚,热气上熏,口中常苦,泄热益胆汤方。”
【介绍】:宋代医生。撰《惠眼观证》,已佚。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咽日气。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见该条。
以两侧同名井穴、背俞对热源的敏感差异测知脏腑、经络虚的方法。一般以点燃的缐香为热源,置于穴上固定高度或有节律的上下雀啄,测定病人感到烫热时所需时间,然后比较两侧读数,高者为虚,低者为实。
与椎通。脊柱骨的分节。
经外奇穴名。即崇骨。见该条。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喉丹之因于风热者。详风热喉丹条。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太阴属湿土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其化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