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重

猜你喜欢

  • 金花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金银花,详该条。

  • 小儿痘风疮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痘癞。多因痧、痘后,余毒未尽,留热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丘疹瘙痒,渐延成片,破流脂水并结痂。治宜解毒利湿,疏风止痒,内服消风散化裁。外撒渗湿救苦散,或外搽麦饯散,疮面干

  • 七椎

    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热篇》:“七椎下间主肾热。”

  • 目力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即眼力。详该条。

  • 鼽骨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 医学切要全集

    丛书名。6卷。清·王锡鑫等撰。刊于1847年。多为医学门径书。共六种:包括王氏所撰《医学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黄为良撰《医学一统》。

  • 金匮肾气丸

    即肾气丸,见该条。

  • 逆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温溜,见该条。

  • 花壳虫

    见《中药志》。为斑蝥之别名,详该条。

  • 肥株子风

    病名。多由火毒蕴积肝胆二经所致。症见一侧或两侧耳坠肿硬如核,痒痛。《重楼玉钥》:“两耳坠上浮肿如核,或一边生者。”治宜解毒散结。可选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