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巴骨

下巴骨

骨名。又名地阁骨。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四制抱龙丸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天竺黄五钱,胆南星一两,朱砂、雄黄各二钱,麝香一分半。为细末,另用麻黄、款冬花、甘草各五钱,煎汤去滓,慢火熬成膏,合药末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送下。治小

  • 盐卤中毒

    病名。因误服盐卤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辨证录·中毒门》:“服盐卤之毒,必至口咸作渴,腹中疼痛,身路脚缩而死。……治法必用甘以解之。方用生甘草三两煎汤救之。如服卤未久,生甘草汤中淡豆豉一两,同煎饮之,必吐

  • 肺虚发热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肺经气阴两虚而引起的发热。多由久病、热病后期,余热恋肺,以致肺经气阴两伤,津液被耗。其症夜热晓凉,多涎善唾,消瘦,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甚或声音嘶哑。治宜益肺养阴,保元

  • 飧(sūn 孙)泄

    病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一作飧泄。又名飧泻、水谷痢。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脾胃气虚阳

  • 寒慄

    证名。指凛慄恶寒。《灵枢·口问》:“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慄。”参见振寒条。

  • 钉铜皮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 少火生气

    少火,指正常的阳气;气,指气机,即各种机能。少火有生发气机、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医学正传》卷一:“少火生气

  • 复杂性肛漏

    病名。即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且道管弯曲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漏。参见肛漏条。

  • 白雾

    眼科病证。见《银海指南》卷二。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详翳条。

  • 肝水

    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参见水肿、十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