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亦作眼痒。由风、火、湿、热、血虚等,以及邪退正复,气血得行,均可引起。眼内痒涩不适,重者痒若虫行,奇痒难忍。可见于今之沙眼、睑缘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病。内治:因风者,
出《素问·皮部论》。指手厥阴经之阴络。张景岳注:“心主之阴,手厥阴之阴也。”
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即黄仁。详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即继病,详该条。
见药按条。
拳头,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
书名。1卷。又名《心圣图说》、《心圣要言》。本书未暑撰人姓名及年月,仅有1610年殷宗器重刻的序言。书中根据北宋理学的理论论述养生法,虽有一定偏见,但提倡心理治疗和导引疗法,并有坐功图式等,可供医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