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针灸甲乙经》: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
病名。《明易妇产诸证医方》:“胎鸣即子啼也。”详子啼条。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见《外科枢要》卷四。即冲和膏,见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又称脐中生疮。脐疮是在脐湿的基础上,皮肤破损,再感毒邪,壅于脐部,郁而不散,出现脐部红肿,轻者局限于脐部,重者可向周围蔓延,甚则糜烂,脓水外溢,同时可见发热,烦躁,唇红
《医方经验汇编》方。牛蒡子、玄参、人中黄、杭菊花、桔梗各9克,紫背浮萍12克,连翘、薄荷、僵蚕各6克,黄连1.8克,升麻2.4克,鲜荷叶1小张。水煎服。治重证大头瘟,憎寒发热,头面焮肿,破流秽水,状如
温病学上与伏气相对而言的病证。指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者。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