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医林改错》:“糟鼻子,色红,是瘀血。”详酒齇鼻条。
证名。指两颧骨部呈现鲜红之色。出《灵枢·五阅五使》。《景岳全书·面病》:“两颧鲜赤,如脂如缕而余地不赤者,此阴虚也。”多因肝肾阴亏,虚阳上孚所致。治宜滋阴降火为主。方用八仙长寿丸、九补阴丸等。亦有心火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臭。详该条。
古人以五行相克推演疾病的七种传变。根据十天干,隔七位相传,每一天干所属的五行,到第七个天干的五行必是相克的。如甲是天干第一位,庚是第七位,七传则是甲木为庚金所克。仿此推算则乙木为辛金所克,丙火为壬水所
病名。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书名。即清·柯琴所撰《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之总称。各详该条。解放后有排印本。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介绍】:见胡宪丰条。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如古钱状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