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石药尔雅》。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手小指别名。即手第五指。
病名。又名蝦蟆瘟、大头瘟,瘟疫红喉,颅鹚瘟。多由感受天行瘟疫之气致咽喉红肿疼痛,继之肿痛连及腮项头面,身发寒热。《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瘟毒喉痹,乃天行瘟疫之气,其证则咽痛项肿,甚有颈面头项俱肿者,北
眼的部位。见《医学纲目》卷十三。即眼弦。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长谷。见该条。
即太阳经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见该条。
书名。2卷。明·张太素撰。撰年不详。此书论脉,除诊病外,宣扬人之智愚贵贱、寿夭穷通均能从脉象中反映出来,具有明显唯心主义色彩。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前附董志仁《太素脉考》。
出《本草经集注》。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秦代主管医药的官员。杜祐《通典》:“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
证名。指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而生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参手心热、掌中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