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详牵牛子条。
出《本草图经》。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朱砂之处方名,详该条。
六经皮部之一,属少阳的皮部。《素问·皮部论》:“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说明手足少阳经循行部位上所见的浮络都属于少阳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少阳之皮部。张景岳
①见《益都方物略记》。为月季花之别名。②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蛇根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兰室秘藏·妇人门》方。柴胡、草豆蔻、炒神曲、木香各二分,麻黄(不去节)、独活、当归身、黄连、黄柏各一分,羌活七分,升麻五分,白芍药三钱,人参、白术、炙甘草、猪苓、泽泻各一钱,黄芪、橘皮、苍术各二钱。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足跟的肿疡。《外科大成》卷二:“土栗,生于足跟之旁,黄肿如琉璃,无脓,由行路崎岖,肭伤筋骨所致。”又名琉璃疽、跟疽、牛茧蚕。因局部长期受压和磨擦,气血阻滞所致。生于足跟部,疮形如枣栗,色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