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瘅
即黄疸。详该条。
即黄疸。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产科著作。1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明、清两代,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元代于1322年(至治二年)设院判2人,官阶正五品。
《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
脉象分类之一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即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见《广东中草药》。即油柑虫节,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延胡索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指心胸部独见汗出。多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针的异体字。详针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