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七。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峨参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惊风得之于母腹,生下百日内,因有所犯,引动其疾,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②抽搐时牙关紧闭,口吐痰涎者为“真搐”(《东医宝鉴》)。③抽搐虽定,而神气昏闷者。(清·许宣治《许氏幼科
医方著作。1卷。明·彭用光撰。刊于1549年。首为养真论、居家论、保调论、饮食论、男女论、戒攻补等六篇医论。以下分为延年益寿、事亲、种子、妇人小儿及头痛、面、鼻、耳、眼目、心痛、腰痛等45门,录各科医
证名。又称断绝。指筋肉萎缩和肢体痿废不用,属痿躄之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6伤骨,骨伤即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此亦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即霍乱转筋。详该条。
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意为此处脉气浅小,犹如泉水初出,故称井。井穴分布在四肢末端。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发痈之后,热毒未尽,重有风冷乘之,冷搏于肿,蕴结不消,故经久一瘥一发,久则变成瘘也。”指痈之失治或治疗不当而成之瘘疮。治法内服山茱萸散。余治法参见痈、溃疡条。
指胆。见《千金要方·胆府脉证第一》。即中精之腑。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通城虎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