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羊古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胫阴痈,胫阴疽。指生于小腿内后侧的痈。多因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初起小腿内侧,疼痛肿硬,长有数寸,形如泥鳅,色微红,故名。证治见外痈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见《滇南本草》。为牡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南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针灸术语。指在盛夏的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民间习以此时治疗哮喘、老年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漫珠一色之障也,患之者最多。有赤白二证,赤者易治于白者,赤者怕赤脉外爬,白者畏光滑如苔,……一云混睛证,白睛先赤而后痒痛,迎风有泪,闭涩难开,或时无事,不久亦发,年深则
解剖部位名。即胸锁关节。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介绍】:见徐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