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吕之一。详六律、六吕条。
疮疡诊法之一。指辨别患疮疡时出现的各种脉象。疡科较早重视脉诊者为宋·陈自明。在《外科精要·痈疽叙论》中载有“……脉浮滑数为阳,沉缓迟涩为阴。”但论述得详细者应推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及明·王肯堂《疡医
即药鼎,见该条。
痿证之一。多由久病或房欲不节,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伤及筋骨所致。《证治汇补·痿躄章》:“阴虚痿者,……自觉两足极热,上冲腿膝,痠弱痿软,行步艰难,不能久立。”可伴见头昏目眩,舌质红,脉细数等症。治宜滋
病证名。《素问·刺疟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中藏经》:“心疟先烦而后渴,翕翕然发热也,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后世多指疟疾出现逆传心包者,如《温病条辨》:“热多昏狂,谵
见明·黄省曾《种芋法》。即芋头,详该条。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医准绳》卷二:“指疔生手指骨节间。”证治见指疔条。
见《履岩本草》。为蘼芜之别名,详该条。
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进、出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慢进针快出针者为补,快进针慢出针者为泻。其慢进快出,在于扶助正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科心得集》卷五。又名水蛇头疔,有明亮黄色水泡者,治宜挑破去其恶水。余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