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积痰嗽

食积痰嗽

病名。指食积或痰而致气上逆所引起的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瓜蒌、罗卜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明医杂著》卷二:“食积成痰,痰气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积,而咳自止,不必用肺药以治咳也。”《医学正传·咳嗽》:“食积痰嗽,三补加二母炒为末,丸如椒核大,以竹沥、藕汁吞之。三补,芩、连、柏也;二母,知、贝母也。”食积痰嗽,饱闷者,用保和丸等。参见食积嗽痰积嗽食积咳嗽等条。

猜你喜欢

  • 四叶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疏表化湿

    治疗湿邪在上焦卫分的方法。症见头重而胀、肢体痠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浮濡等表湿证候,用扁豆花、竹叶、佩兰、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

  • 殷仲春

    【介绍】:明医学家。字方叔,自号东皋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工岐黄,隐居授徒。留居宁国(今安徽宣城一带)时,将其早年得见朱纯宇、饶道尊等所藏医书之书名、作者、卷数等,依释氏经藏分类法分作二十函,每函

  • 蠡实

    出《神农本草经》。为马蔺子之别名,详该条。

  • 急中风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风。详见该条。

  • 诸虫

    泛指人体各种寄生虫病。古医籍记载的多指肠道寄生虫。

  • 鼻干无涕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三十七卷。肺气通于鼻主于涕,若肺脏有热,则津液干燥,所以鼻干无涕。如口干烦躁,夜卧不安者,宜木通散(木通、麦门冬、升麻、知母、犀角、甘草、杏仁、栀子仁)。

  • 八股牛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藓皮之别名,详该条。

  • 十七号艮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丁香阿魏丸,见该条。

  • 虎蓟

    出《本草经集注》。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