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已即吐

食已即吐

证名。指进食后片刻即吐出。《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卷下:“经云清阳上窍浊阴下窍,……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谓阴阳反作,气逆不从,食虽入胃,而气反出之矣,故以大黄通其大便,使浊气下行浊道,而呕吐自止。”亦可用通幽汤。本证多因胸膈胃脘有热、痰气郁结、饮食停滞、瘀血内蓄等引起。又为噎膈症状之一。详上焦吐热呕痰呕食呕血呕、噎膈等条。

猜你喜欢

  • 视物易形

    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指眼外观正常,而视物则改变其正常形态,如视长为短,视直如曲,视物变大,视大为小等。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 广温热论

    见广温疫论条。

  • 儿衣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详该条。

  • 赤白痢

    病名。指下痢粘冻脓血,赤白相杂。《素问》中称“注下赤白”、“泄注赤白”。《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赤白痢候,然其痢而赤白者,是热乘于血,血渗肠内则赤也,冷气入肠,搏肠间,津液凝滞则白也。冷热相交,故

  • 白参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商品之一种,详人参条。

  • 舌尖

    即舌之尖端。《辨舌指南》第一编第一章:“舌尖,内应心。”

  • 杨大邺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婴儿论》2卷,已佚。

  • 三间

    经穴名。代号LI3出《灵枢·本输》。别名少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输(木)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后凹陷处,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

  • 睑弦赤烂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 赤水玄珠全集

    见赤水玄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