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囟
即前囟。见囟条。
即前囟。见囟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零陵香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指稍劳即出汗。多因脾虚气弱,以致稍劳即汗出淋漓。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证名。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介绍】:见沈金鳌条。
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即鹿角胶,详该条。
见彧中条。
书名。7册。日本·下津寿泉撰。刊于1709年,书中引用中国医籍74种,比较扼要地介绍了小儿科106种病症的证治。解放后有排印本。
病证名。出《脉经》。指妇女血崩所下的液体色黄者。治宜健脾除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黄柏、乌贼骨。参见崩漏条。
是针刺面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面部和经络联系密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灵枢·五色》明确指出,在颜面,“五藏六府肢节三部也,各有部分”,并具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