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丸,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见《湖南药物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杨梅疮毒内侵入血,上攻于口所致。症见环唇满口,疮毒绕生,疮水淋漓,作痛作痒。参见杨梅疮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人参、黄芪、白术、五味子、麦门冬、陈皮、炮附子、炙甘草。水煎服。治厥逆而兼气虚者。
《疡医大全》卷二十方。当归、白芍药、川芎、麦门冬、通草、炒穿山甲、炒漏芦、天花粉、甘草、茯苓、熟地黄、王不留行各一钱。水煎服。治乳汁缺少。
书名。52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6年。本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广泛地向药农、民间医生、猎人、渔人等劳动人民学习与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物学知识,并参考各类著作八百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