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吴昆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即气虚喘。详该条。
切脉指法。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轻指力而浮取为举,重指力而沉取为按,中度指力或移动手指寻找为寻。《诊家枢要》:“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
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一作杂。俗称心嘈。《医学正传·嘈杂嗳气》:“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有火、痰、酸水浸心作嘈、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因火所致嘈杂者,兼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指生于乳晕或乳房的漏管或窦道,由乳痈、乳发、乳疽、乳痨等病深伤乳络或治疗不当,溃后久不收口所致。疮口经久不敛,时流脓水或溢出乳汁。宜内服托里散,外用提脓祛腐药,以五五丹作
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少逸。其父学医于程芝田,丰承家学,长于温病、时症。撰《时病论》,书中所载治法和成方多有实效,流传颇广。子大震、学生江诚、程子曦等,亦以医闻名。
骨名。足内踝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
见《幼幼集成》。即风火眼。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