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四花与患门两穴之联称。详各该条。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介绍】:清末医家。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自称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撰有《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以上又合称《吴兴凌氏二种》,1892年刊行)、《外科方外奇方》、《凌临灵方》;另增订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介绍】:见陈司成条。
病证名。即经行头痛。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不著撰人。1卷。已佚。
病证名。《灵枢·五变》称大聚。指腹中有块而聚散无常的病症。《难经·五十五难》:“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景岳全书·杂病》:“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也。……其病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五。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