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栗庵
【介绍】:
见陈葆善条。
【介绍】:
见陈葆善条。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见《国药的药理学》。即亚麻子,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190~1257【介绍】:金代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1217~1222年(兴定)间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晚年从事著作,长于诗文。家藏医书甚多,集亲自应
见《本草从新》。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四气街。《灵枢·动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见气街条。
病名。多由患舌疳而舌肿起,如豆,如菌,渐如莲花,绵溃久不愈,甚则穿透舌体和腮部,所食之汤水皆漏出。谓之瘰疠风(《喉科指掌》卷三)。参见舌疳条。
《灵枢经》篇名。决,分的意思;气,这里指精、气、津、液、血、脉六种物质而言。此名虽为六,而总由一气所化,即本于先天真元之气,而生于后天水谷之气,是一气而辨为六名,故名决气。本篇主要论述六气的来源、性质
指因灸而灼伤局部所形成的疮。见《金匮要略》。《明堂灸经》曰:“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灸疮形成后,应保持清洁,勤换膏药,防止感染,一般经6~8周后灸疮自行愈合脱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