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和赵大中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刺法。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较原则的提出了泻法为迎、补法为随的见解。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
经穴名,代号SI1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
上古时代兽医。相传生活于黄帝时代,善治马病,是古书中记载最早的兽医。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麻秸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青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指怀孕六个月之后,孕妇睡时不要长时固定一侧,须左右转换,便于胎儿左舒右展,肢体活动。为妊娠摄养中的一项注意事项。
即手第二指。又称次大指。《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藏茄之藏语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科技》(1):34,1979。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