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受盛、容纳饮食水谷之处所,指胃而言。《侣山堂类辨》:“胃为受纳之府,脾为转运之官。”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耳屏尖端。主治牙痛,耳部疾患等。直刺0.1寸。艾炷灸3壮。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平治会萃》。食物停滞不能消化的证候。又名宿食不消、乳食不调。小儿脾胃嫩弱,乳食失调,致伤脾胃,食积滞于内,六淫病邪侵于外而致。症见腹胀,腹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治宜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神光自见证。详该条。
病名。即毛窍出血。详见该条。
【介绍】:见吴澄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