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6卷。明·孙文胤撰。刊于1636年。卷1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2~6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即上骱手法。是应用手的技巧,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详见上骱手法条。
出《儒门事亲》。为蚕蜕之别名,详该条。
构成骨盆的骨。即左右髋骨和骶骨。
病证名。指体虚久痢滑脱不禁者。见《证治汇补》卷八。系因体虚脾气下陷,及久痢肠失禁固所致。证见四肢困倦,谷食不化,腹中彻痛,虚坐而无努责,脉沉伏等。治宜调补固涩。参见虚痢、久痢、滑痢条。
《素问》篇名。本篇解释哭泣涕泪之原因,因其理至为精微,故名。内容主要说明涕泪的产生是受精神因素影响,文中还探讨了迎风流泪等病症的原因。
见《救荒本草》。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