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为婴儿特有的一种湿疮。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胎疮、胎癣、乳癣。多为禀性不耐,风湿热蕴阻肌肤而成。多发于婴幼儿头面部,有时可延及其它部位。其症初起形如粟米,散在或密集,疹色红赤,搔起白屑,其形
恶寒战栗。《素问·风论》:“故使人佚栗而不能食。”
见《广州植物志》。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柿饼,详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灵枢·九针论》:“膺喉首头应夏至。”古人喻人之形体与节气相应。一年中阳气最盛,白昼时间最长的节气是夏至,人体的头部为诸阳之会,所以胸膺咽喉头面部在节气与夏至相应。
即内外,代表疾病在表在里的不同部位或阶段,也泛指发生在内脏或体表的两类疾病。《素问·至真至大论》:“病之中外,何如?”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
又名秋石、真汞。见《遵生八笺》和《苏沈良方》。系从青少年男女尿中提取的一种药物。据称有补益作用。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商代表金运,金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