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闵刀刀

闵刀刀

【介绍】:

清末外科医生。佚名,因擅刀圭术,故称。四川叙永人。生活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能行剖肠、断腕术。每有刳割,先洒喷药水,再施刀圭,使病者免除痛苦。

猜你喜欢

  • 寒禁

    出《痘疮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初发热时,误经冷水浴洗;或衣被单薄,感寒邪,以致痘不宣露,手足麻木,不知痛痒,四肢冷痛,不能举动,其麻木冷痛之处,不出痘子,惟于委曲,避风之处,或头面发际上痘出如瘾疹

  • 席延赏

    【介绍】:宋代医生。撰《黄帝针经音义》1卷,佚。

  • 水泄

    病证名。见《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泻论》。即水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水泄,肠鸣如雷,一泄如注,皆是水。”详水泻条。

  • 内陷

    病邪深入所导致的一类逆证。①邪气亢盛,正气不能驱邪外出,邪气因而迅速深入营分、血分的病理过程。多见于急性热病如麻疹等。《温热经纬》:“病在卫分,……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故防治措施

  • 风腰痛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十三。又称伤风腰痛。因风邪伤于肾经所致的腰痛如掣,或左或右,痛无定处,或连肩背,或牵引两足,或见寒热,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活血。可用独活寄生汤、五积散、小续命汤等方。风

  • 风痹

    病名。见《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

  • 王珉

    【生卒】:350~388【介绍】:东晋时医家。字季琰,小字僧弥。曾任国子博士等,撰有《疗伤寒身验方》1卷,已佚。

  • 偏经

    见庄复严《妇科百辨》。即经行便血。详差经条。

  • 阳虚恶寒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阳虚恶寒,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阖,内伤房欲,火衰恶寒,即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其症必兼踡卧,足冷,濈濈自汗,两尺沉细。”《景岳全书·杂证谟》:“其证则

  • 阴中生核

    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妇人阴中生核,肿大不消,此亦阴挺之类,用蚌蛤肉塞阴中,日换数次,早服补中益气汤,晚服龙胆泻肝汤,连服数日即消;消后再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龙胆草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