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中医》(5):31,1960。为甜瓜茎之别名。详该条。
出《疡科选粹》卷七。即瘤之别称。详该条。
痰证之一。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其症痰出如稀涎。因脾虚不运而致。方用参术健脾丸。参见痰证条。
脉象之一。脉象浮小而无力,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脉经》:“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脉诀汇辨》:“濡者,即软之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多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留滞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经筋从足大趾的上边起始,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着胫骨内侧,结于内辅(胫骨内踝
即腓腨,详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分风病为三十六型,故名三十六风,包括疠风在内。
出《本草纲目》。即哮拔。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即半边旗,详该条。
【介绍】:见龚廷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