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蜡梅花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指因病而突然失明的严重证候。包括“疮豆盲、惊风盲、久渴盲、久痢盲、久泻盲。”为邪毒偏盛,肝肾精衰的危象。
证名。见《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亦作眼闇,即目昏。详该条。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系脾肺壅热,邪客腠理所致。证见胞睑红赤焮肿,高起如桃李,泪热羞明,可兼白睛红赤,甚至珠疼头痛,寒热并作等。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方用散热消毒饮或仙方活命饮。外敷一绿散(《审视
食早餐的时候,即卯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日入,夏早食。”
见《本草通玄》。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病名。见《喉科指掌》卷四。详左阴疮条。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走黄。见该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希曾。嘉应(今属广东梅县)人。长于诊治瘰疬,撰有《疬科全书》(1909年刻行),为治瘰疬之专书。认为此症由体质虚弱,血枯阴亏,气滞痰凝等原因所引起,其治疗主要采用外用与内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