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脉主病诗
见沈氏尊生书条。
见沈氏尊生书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救苦丹第二方,见救苦丹条。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因服药后引起的哮喘。可因药物过敏,或其人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不能收。治宜扶正为主,如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
消法之一。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治法。详醒脾、消食导滞、补脾益气等条。
证名。指少阴病不应发热而见发热的症状。多见于少阴、太阳合病患者。《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
治疗夏季暑湿病的基本方法。暑多挟湿,故清暑常须利湿。症见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者,用六一散、薏苡竹叶散。
【介绍】:见朱日辉条。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同足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