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解颅

解颅

病证名。又名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厘米,到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时或闭或微开,最晚于2~4个月时闭合。延迟闭合,多由胎禀不足,先天肾气亏虚,不能充养脑髓而致。《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盛,则髓海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也。”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治以培元、滋肾、充髓为主,宜内服调元散(《证治准绳》:人参白术茯苓熟地茯神黄耆山药、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石菖蒲、姜、枣),外用封囟散(柏子仁天南星防风研末)猪胆汁调,摊纱布上,敷于囟门。

猜你喜欢

  • 伤寒大白

    书名。4卷。清·秦之桢撰。刊于1714年。秦氏以《伤寒论》中一些使读者难以明白处,得此书可以尽白,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南北的界

  • 外维

    指外眼角的联系组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

  • 时氏家传正骨术

    书名。时之藩撰。刊于1931年。本书系根据家传及本人的正骨经验,并结合西医骨科学写成。书中以正骨手法为主,介绍了全身主要骨伤病的症状及治法。

  • 竹苓

    见《本草纲目》。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 卫汛

    【介绍】:后汉时医家,一作卫沉或卫沈,河东(今山西境内)人。张仲景弟子,曾著《小儿颅囟方》、《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等书,均佚。

  • 萧炳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时医生。兰陵(今山东峄县)人。为查阅本草方便,取本草药名第一字,定“平上去入”四声,编《四声本草》5卷,已佚。

  • 油蒿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 隔盐灸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具有回阳固脱,温补下元的作用。适用于中风脱症,虚寒腹痛,霍乱(非真

  • 绿蓐草

    出《新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 四肢肿

    证名。水肿病证状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也称肢肿。又可因脾郁、气血不调而致。详结阳、皮水、肢肿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