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纳(归)包络

血纳(归)包络

子午流注用语。《针灸大全》:“三焦阳气之父,包络阴血之母。”“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意指凡阴经开过五输穴之后,由于包络为阴血之母,诸阴血皆归于包络的原则,再按“我生他”的规律(我指值日经,他指心包经五输穴),开取心包经的腧穴。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木)穴大敦,丁亥时开心经荥(火)穴少府,己丑时开脾经输(土)穴太白,辛卯时开肺经经(金)穴经渠,癸巳时开肾经合(水)穴阴谷。到乙未时重见乙,此时五输已经开过,则纳入包络,根据“我生他”的原则,当开心包经的荥火(乙属木木生火)穴劳宫,此即为血纳包络,余此类推。

猜你喜欢

  • 畜门

    指外鼻孔。《灵枢·营气》:“……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张志聪注:“畜门,鼻之外窍。”

  • 土黄柏

    见《江西草药》。为十大功劳之别名,详该条。

  • 燕菜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燕窝,详该条。

  • 虾蟆瘟

    病名。出《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见该条。

  • 吴邦宁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和。黎阳(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人。原姓施,因继承吴云川的医业,改姓吴。行医五十年,尤其精于儿科。著有《痘疹心法》一书,已佚。长子潢,承其业,复姓施。

  • 二十五变

    ①五脏的大小、高低、坚脆、端正、偏斜和六腑的大小、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等各为二十五变。《灵枢·本脏》:“五脏者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大小、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

  • 孙永贤

    【介绍】:见李仲南条。

  • 心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心痛痧》:“痧毒冲心,属之于气,则时痛时止,痰涎壅盛,昏迷烦闷,此其候也。治宜刺手臂,服顺气之剂为主。痧毒攻心,属之于血,则大痛不已,昏沉不醒,此其候也。治宜刺腿湾,服活血之剂为

  • 薯蓣果

    见《江西草药》。为零余子之别名,详该条。

  • 痱(féi 肥)

    ①义同废。是一种中风后遗症。《金匮要略》称作中风痱,一般叫风痱,类似偏枯。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故名。《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