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医醇賸义·胀》:“膀胱主藏津液,气化则出。盖水气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津液之藏,皆由气化渗入,然后能出。寒气上逆,则水气窒塞不通,故少腹满而
指肝经气虚而寒。寒凝肝脉的部分症状。《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若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治以暖肝或温肝散寒法。
指胞睑生疮。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甚则寒热交作,饮食减少。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
出《素女经》。亦名俞鼠。指阴蒂。
熏蒸疗法之一。即隔汤。用盛药水之器皿坐放于大盆之滚汤中,使药水保持热气较久,多供洗疮疡用。
推拿方法。又名扭痧、拧痧、扯痧。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或者是屈曲的食指和中指,张开如钳形,蘸取温水后,夹持肌肤作反复扭提至局部出现紫红色为度。常施用于眉心、颈项等处。适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
病名。指肺热而致长期不愈的咳嗽。《医说》卷四:“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劳,以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等分,大黄减半,如常制为末,蜜丸樱桃大一丸,食后夜卧含化,未终剂而愈。”《不
喜为心之志。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气舒畅,血气通利,营卫调和。若暴喜过度,则血气涣散,不能上奉心神,而见神不守舍,精神恍惚,或喜笑不休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
《普济本事方》卷九方。雄黄、雌黄、砒石各等分。为粗末,瓷罐收盛,上覆盖新瓷盏,赤石脂水调泥合缝,候干透以炭火加热,盏内盛清水半盏,水耗再添,自早至晚后住火,经一夜,取盏底药研细,枣肉或蒸饼为丸,麻子大
出明·万全《家传痘疮心法》。即痘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