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幼幼近编条。
见《本草纲目》。为牵牛子之种皮呈灰黑色者,详该条。
穴位名。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详八华条。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外治法专著。1卷。清·陈炳泰撰。刊于1892年。作者鉴于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于饮食滞气陷于大肠而致中焦食阻、肠胃不通,遂仿张仲景蜜煎导法之义,创制“水针”,即用小竹管及猪小肠数尺相连,中盛以水,插入
出《辨证录·受妊门》。指无子女。参见不孕条。
见汇刊经验方条。
见《辽宁主要药材》。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丫苦,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汪家谟《胎产辑萃》。亦名胎喘。病因脾肺素虚,孕后水气逆行,上乘于肺;或感受风寒,肺气失宣;或火动胎元,气逆作喘;及胎死不下,奔迫上冲等所致。症见痰喘气急,夜卧不安。脾肺素虚者,兼见四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