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位于迎香穴下方,当鼻唇沟之中点处。主治鼻塞,面瘫,疔疮等。沿皮刺0.3~0.5寸。
见气营两燔条。
病证名。即齿壅。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1862年作者予以重订,改名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上卷论病情及防治法;下卷引述古代名医及王氏个人有关霍乱的临床医案,并介绍霍乱常用药物的药性和若干治疗方剂的适应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病名。出《兰台轨范》卷五。即鼻衄。详该条。
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述。
综合性医书。4卷。清·费伯雄撰于1863年。作者原撰《医醇》24卷,后毁于兵火。晚年追录约得十之二三,为《医醇賸义》。汇录作者平生治疗心得,分为中风、中寒、三气(暑、热、湿)秋燥、火症、虚劳、关格、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