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三种邪气互相结合而成的致病因素,为痹证的主要病因。《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①病名。见《张氏医通·杂门》。详脱营失精条。②见失荣条。
《类证治裁》卷七方。冬葵子三两,茯苓、滑石各一两,芒硝半两,甘草、肉桂各二钱半。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白水送下。治石淋初起。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
【介绍】:见吕应钟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星阶。浙江绍兴人。本业儒,后习医,精于伤科,著有《伤科秘诀》等书。
证候名。脾虚兼寒,运化功能低下。症见形寒肢冷,腹中冷痛,得温则舒,口泛清涎,大便溏泄,或浮肿,或妇女崩漏,白带清稀。《景岳全书·传忠录》:“腹满时减者,以腹中本无实邪,所以有时或减,既减而腹满如故者,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石香薷之别名,详该条。
同气营两清。详该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即血虚用补法,血瘀用通法,血热用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