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菜
见《陕西中草药》。为骆驼蓬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骆驼蓬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通草,详该条。
见明·黄省曾《种芋法》。即芋头,详该条。
【介绍】:见唐玉书条。
病名。出《外科医镜》。即臂痈。见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字良叔。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
《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指出了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举凡胃的腐熟水谷、主降浊,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泻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调水道等,都是传而不藏的。要
古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仲仁。江苏兰陵人。通医术。在杭州见有专操堕胎术而牟利者,认为这与“天地好生之德”的旧说相违背,因而编刊《医学正印种子编》一书。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古人认为夏季大热,感受暑邪,伏于肠胃,而不即时发病,待秋气候凉爽,感受外邪,引动伏暑,乱于肠胃,清浊相干,则成吐泻。其症突然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泻下物色黄或赤等。治宜清
见《本草纲目》。为草木灰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