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术论》。因蟹睛初起,头眼剧烈疼痛,致人坐卧不宁,热泪如涌,羞明难睁,故得此名。详蟹睛条。
证名。手足厥冷的别称。见《难经·十七难》。详手足厥冷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石膏、栀子、黄连、黄芩、当归、生地黄、白芍药、苍术各一钱,青皮八分,细辛、藿香、荆芥穗各六分,升麻五分,牡丹皮、甘草各四分。水煎,食后缓缓含饮。治风热湿痰,牙痛龈肿,
【介绍】:宋代医生。著有《十全博救方》1卷。已佚。
出《质问本草》。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滑寿条。
指比较严重的六淫邪气深入内脏。《灵枢·病传》:“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痧证之一。指患痧兼有入水即吐者。《痧症全书》卷中:“吐痧,汤水入口即吐,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药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病名。指痈之大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肿一寸至二寸疖也,二寸至五寸痈也,五寸至一尺痈疽也,一尺至二尺者名曰竟体痈。”证治见外痈及有头疽条。
证名。指两侧胁肋下疼痛。多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胁痛、胁下痛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