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
药物学著作。13卷。明·贾九如撰,李延昰补论。约刊于1644年。卷首诸论系李延昰所补,计有本草论(简史)、君臣佐使论、药有真伪论及药论。卷1为药母及辨药八法;卷2~13共收药148种,分为气、血、肝、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即九转黄精丹,见该条。
【介绍】:汉代医生。讲求服食导引之术,兼通医道。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萝藦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宗汉。汉川(今湖北汉阳)人。根据《伤寒》、《金匮》论述,撰成《伏阴论》(又名《医寄伏阴论》)一书(1888年),认为此证为先有阴霾天气,淫雨连绵,人感受阴寒雨邪而致,病象多寒,故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右耳根部,其形如袋的瘰疬。证治见瘰疬条。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主要用于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成角畸形。如骨折发生旋转移位时,可将肢体的远折段绕着近折段纵轴进行逆向旋转,使之复位;有些近关节骨折发生成角移位时,可将该关节屈曲或伸直,使之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