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泻之古称。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注泄、注下。以其泄下如水注,故名。详水泻条。
见《埤雅》。即艾叶,详该条。
踝关节内、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
见《医述·阴证分传中》。传,指传经;中,指直中。《医学入门·伤寒》:“有风寒自背入者,直中太阳少阳;自面入者,直中阳明;有首尾只在太阳经而不传诸经者;有间传一二经者;有不传而罢者;有不罢再传者;有不自
见《生草药手册》。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疟之一。《素问·刺疟篇》:“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治宜桂枝加归芍汤、乌梅丸等。参见五脏疟条。
出《新修本草》。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方六集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地羊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