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腹满

腹满

证名。俗称肚胀。指腹部胀满的感觉。《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有虚实寒热之分。《本经疏要》卷三:“胀满而按之痛者为实,不痛者为虚;胀满而时能减者为寒,不减者为热。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虚而寒者之治也;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实而热者之治也。”亦可见于蛊胀病。《医林绳墨·臌胀》:“由山岚蛊毒之气,因感入腹,聚而不散,结为腹满之症。治当利其肠胃,去其寒积,则蛊自除,而胀可平矣。如承气汤加黄连、甘草、雄黄槟榔之类。”参见蛊胀条。

猜你喜欢

  • 清脏补漏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引汤松阿道士方。炮穿山甲一两,炒槐花、明矾各二两。为细末,以黄蜡二两熔化为丸,每服二钱,每早空腹时白汤送下。治痔漏。

  • 吴小珊

    【介绍】:见吴条。

  • 产后肝萎

    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类似胎膜残留。

  • 痧症旨微集

    见痧法备旨条。

  • 脏腑

    五脏六腑的统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列别藏府。”

  • 痰注发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痰注发,形如布袋,坚硬如石,不红不热……。”在病因方面认为系痰伏所致,故名。此病生于脊背部,属无头疽。治疗参见无头疽条。

  • 铺蓐

    指胎儿娩出。顾允若《妇科辑要》:“胞水已破,儿即堕地,谓之铺蓐。”

  • 汤头歌诀白话解

    书名。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将通行的《汤头歌诀》一书,进行了简要的白话解释和个别内容的增删修订,文字浅显简要,便于初学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推骨节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名。又称推脊。《厘正按摩要术》:“推骨节,由项下大椎,直推之龟尾,须蘸葱姜汤推之,治伤寒骨节疼痛。”有退热作用。

  • 经来发热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