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病证名。恶阻症型之一。平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聚湿成痰,孕后经血壅闭,冲脉之气上逆,痰饮随逆气上冲所致。症见恶心,呕吐痰涎,胸满不食等。治宜豁痰降逆。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证名,指小儿两眼不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卷四:“目割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多见于风热攻目或小儿疳症初起,参见目涩、疳眼等条。
【介绍】:见叶文龄条。
见外科钤条。
见《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为绒背蓟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覆盆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壁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