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石药尔雅》。为曾青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郑瀚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甲乙经》:“耳焦枯受麈垢者,病在骨。”系指耳廓焦枯、无华,乃阴虚气血少之象。
见《张聿青医案》。为秦艽之处方名,详该条。
血气外露于颜面的光泽。《灵枢·天年》:“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