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每两月一行者。
表里错杂的证候。因平素心、脾、肾虚,又感外邪;或外感表寒,误用攻下法所致。如症见恶寒无汗、发热,又见神乏气短、纳呆肢倦、心悸腰痛、舌白脉浮等。
治疗燥证的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燥者润之。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燥证有内燥、外燥之分。燥热伤肺胃津液的内燥,用滋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的外燥,用轻宣润燥法。
【生卒】:十五世纪中叶【介绍】:明代医家。字文蔚。松江(今上海松江)人。其父徐枢曾任太医院院使。1445年(正统十年)荐入太医院,先在御药房任职,1448年(正统十三年)升为御医,1451年(景泰二年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书名。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参见女科、产后编条。
见《本草纲目》。为八角茴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章迪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八品。